返回 第三十九章 、皆知哀讯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九章 、皆知哀讯[2/3页]

  老百姓挑着一担担稻米来此处售卖,再往里走就是各家卖米的商铺。

  找了一辆人力拉车,去往另一处客运码头至江北,大牛依旧不紧不慢的跟在车后,警惕的盯着四周。

  去往居巢的客船一个小时一班,来的早的就只能再江边等,十一月初的日子,江水没有那么满,码头下面的基石都露出来了,左右是没有开发的岸滩,江水一轮接着一轮的拍在岸滩的礁石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慢慢的码头上行人越来越多,讲的基本都是家乡话,汤皖听的入神,甚是欣慰。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江中心出现了一条船,汤皖眯眼望去,看到船头站着不少人,应该是客船无误,赶紧使唤大牛先去前头占个好位置。

  坐着小船摇摇晃晃到了江北,幸好汤皖和大牛都是从小在水边长大的,若是不识水性的北方汉子初来乍到,怕是要晕船的。

  在江北码头找了辆人力车,师傅用·家乡话问:

  “到那块子去哦?”

  汤皖也用家乡话答道:

  “我要到无为县!”

  车夫一听还是正宗的本地话,不禁来了兴趣,一路上边走边聊天道:

  “你是从那块来的啊?”

  汤皖此刻心情放松,随口答道:

  “我从首都来,回家探亲的!”

  “首都啊,乖乖,大地方蛮,个看到皇上的?”

  “哈哈哈哈.....”

  汤皖听到此处,突然笑出了声,耐心解释道:xündüxs.ċöm

  “皇上哪是想看就能看到的,他一般都在皇宫里蹲着。”

  车夫就像个好奇的猫一样,又问道:

  “那你是坐大火车嘎(回)来的啊?”

  “是的!车头冒黑烟,老长了!”

  无论车夫问什么,汤皖都是尽可能的回答,行程快到一半的时候,车夫累了便在路边休息,汤皖问道:

  “家里几个子女?”

  车夫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抹了一下脸,笑嘻嘻的说道:

  “三个哦,老大,老二在县里帮人干事情,老三还在念书!”

  “老三念书,家里能负担的起么?”

  “负担不起哦,老大老二还没讨老婆,但是负担不起也要让他念书,念书才有出路,以后

第三十九章 、皆知哀讯[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