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四章、学校开业典礼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六十四章、学校开业典礼[2/3页]

  变。

  小时候都是在私塾的教育模式下学习的,私塾老先生只管教背书,识字,其他全靠死记硬背,哪还会讲究方式方法。

  迅哥儿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写到了这一段,老先生在摇头晃脑的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而迅哥儿与同学在下面啥也听不懂,于是,就玩起来指甲套盔甲的游戏等。

  所以,汤皖着重对湘虎强调的,就是教育方式要变得温和,耐心的讲解,要让学生能听的懂老师说的话,这样才能明白课讲得是什么。

  湘虎脑子灵活,学的很快,没几天就基本掌握了汤皖所表达的要点,另一边,迅哥儿也是经常来观摩新式教育法,总是会说上一句:

  “要是以后都是这样就好了,只死记硬背,不融会贯通,要不得!”

  8月底的时候,北方的天气正是最盛的时候,雨水又少,所以既闷热又干燥,但新式学堂的工地上,却是依旧在干的热火朝天。

  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做扫尾工作,围墙建了一人多高,给教室装上明亮的窗户,运送特意定制的课桌椅子,操场上再铺过了一层细沙后,只需再铺一边,这个工程就算竣工。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荒无人烟的城东难民区,突然出现了一座现代化的砖瓦学校,尤其是大门入口处,那一根高高竖起的旗杆,上面随风飘荡的华夏旗帜,远远的就能看见。

  当然耗费的钱财也是很大的,汤皖和六爷合计了一下,足足花费了将近600多大洋,这可是一笔巨款,全部从希望教育基金会支出。

  不过,随着方便面工坊的移交,虽然只占有4成的股份,但是分红却是比之前多了不少。现在的方便面工坊,不单单生产民用消费食品,还生产特制的軍用粮食。

  所谓的特制軍用粮食,不过是加大了分量,包装上的字改一下,其他基本没有区别,不但销量翻了不知多少倍,就连价格也都高了不少。

  段鸿叶只需要把消息放出去,自然就有人找上门来,袁老大去了以后,现在的团体都以二当家为首,谁都要卖段大公子几分面子。

  随着进出城东朝阳门的人的免费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新式学堂即将开学的消息,大家都在观望之中,虽说花钱少,但心里都没谱。xündüxs.ċöm

  现在的孩子10岁,就能开始帮家里赚钱,要是送到了学校,不但钱赚不到,知识也学不会,那就亏大了。

  开学之前,汤皖还特意给好友发去了邀请函,教育部也跑了一趟,想邀请范总长参加典礼剪彩,不凑巧的是,那天范总长刚好有事,答应让秘书到时候去。

  于是,汤皖又托菊长给段鸿叶发去了邀请函,人家好歹也是出了些力的,至于来不来,那就不知道了。令人意外的是,段鸿叶竟然答应了出席。

  第一公子哥亲自出席,消息传出,后面的一大票公子哥就都要来,幸亏开业典礼设置在大操场上,地方够大,临时搭的台子上,设置了几个座位。

  文化界出席的有秋明先生,和他弟弟,老朱,启明等;正冶商界以段鸿叶为首,台子地下的座位上,坐满了乌泱泱的一大片,边上还有报刊的记者在拍照。

  一条红色的彩带被段鸿叶,范总长的秘书,秋明先生和汤皖等四人剪断,意味着剪彩结束,接下来就是汤皖的简短致词。

  内容先是大肆的感谢一遍诸多部门,热心帮助人士等,然后在说一遍办学理念,最后在展望未来,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讲完后,赢得了一片掌声

第一百六十四章、学校开业典礼[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