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六章、迥然不同的水上仪式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三十六章、迥然不同的水上仪式[2/3页]

  道。

  “丑时就要出发,去往微山湖迎亲!”湘灵答道。

  “好,我陪你一起去!”汤皖说着,就准备梳洗!

  三个人坐着船民的小船,去到了湖中的一条较大的迎亲船上,船尾立着一个身影,有些佝偻却又很伟岸!

  汤皖感到颇为熟悉,等近了才看到是曾三担,正龇着嘴,热情的喊道:

  “大妞来了啊!快上来!”

  登上了船尾,便看到舱门上已经贴好了大红的喜字,随着曾三担进去船舱,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宽阔,却已经打扫的很干净。

  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换上了崭新的衣服,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容。

  汤皖环视一圈,也没能在不算宽敞的船舱里,发现老三的影子。

  大概是今天这么隆重的日子,傻老三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湘灵拿着笔记本,席地而坐,在与这一家闲聊搭话,不时的记录着。

  汤皖默默走到了船头,看到这几十条迎亲船并列着,用从未如此辉煌过的灯火,将这一片湖面照亮的通透。

  左右的迎亲船上布满了红色,船头不时的出现了一道道身影,或迎风而立,或佝偻弯曲,都在想着远处眺望着。

  汤皖背着手,驻立在船头,蓦然回首,看向船舱里,灯火阑珊里的曾三担正龇着一口大黄压,看着一身新衣的两个儿子,露着满足的笑脸。

  子时已过,丑时刚至,中间的一条迎亲船上的老船长一声喊道:

  “结!婚!咯!出发!”

  “出发!”

  “出发!”

  ........

  一声接着一声,喊响了整个湖面,曾三担闻声站立,走到船尾,撸起袖子,卖力的摇着船桨,催动着船只缓缓前行,向着远处夜幕下的大湖前行........

  几十条迎亲船齐齐出动,荡起了激烈的水花声,佝偻的曾三担此刻意气风发,一双大手摇着船桨,势如破竹!

  夜空下的大湖上,本应宽广而平静,然而就是这点点渔火,竟有万船竞发的气势,向着前方的黑暗冲去。

  “今天是个好日子嘞!!”

  “嘿呦!!嘿嘿呦!!”

  “今年是个好的年嘞!!”网

  “嘿呦!!嘿嘿呦!!”

  “家人安康生活轻嘞!!”

  “一网抓上个千把斤嘞!!”

  “待到明年过新春嘞!!”

  “我就没什么好留恋嘞!”

  “嘿呦!!嘿嘿呦!!”

  .......

  摇浆的船民们在夜幕下的大湖上,临时的唱起了渔歌,嘶吼着,卖着力,刺破了夜空.....

  湘灵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船头,看着先生驻立在夜风中,身形单薄,眺望着远方,于是,轻轻依偎在一起,挽起了先生的手臂。

  “他们是第一批,过几天就要走了,从平津出发!”湘灵轻声说道。

  “怎么这么快?”汤皖愕然,杵着眉,不由得沉沉的深吸了一口气,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初二办婚礼!”

  “这一小批是去珐国的,提前了日期!”湘灵又解释道。

  “参加协约国的条件还没有拟定,那么这一批以什么名义去的?”汤皖又问道。

  “珐国委托平津的一个公司,然后平津的公司与当地衙门达成协议,算是私人雇佣关系!”湘灵详细的解释道。

  “唉.....”汤皖闭起了眼睛,叹着气,说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但愿会有好的运气,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希望能安然回来吧!”

  响亮的歌声停止了,只剩下水花声四处飘荡,远方却是已经变成了看不清,道不明的黑。

  片刻之后,汤皖转身把湘灵搂进了怀里,轻声问道:

  “那你呢?下一个地方去哪里?”

  “鸢都,兰陵,琴岛,淄川......”湘灵念出一个个地名,声音越念越小。

  “等你这一圈跑完,差不多就要去欧洲了!”汤皖心里过了一遍,徜徉道,心里很是不少收,满满的都是牵挂。

  “注意安全,我,等你回家!”汤皖坚定的说道。

  “嗯!”湘灵轻哼道,双臂不禁抱紧了先生,听着先生的心跳声,内心感到分外的平和,即使站在船头,迎着寒冷的湖风,也不觉得冷!

  船队在黎明破晓前,到达了昭阳湖与微山湖的交界处,万船竞发的队形变成了一字队形,首尾相连,有序的进入京杭大运河,在天亮时分,全部通过。

  一进入微山湖,迎亲船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浩浩荡荡,向前冲去,船尾佝偻的身影更加的卖力了。

  船队上的上百人,同时喊着震天响的吆喝声,穿过了湖面白色的薄雾,突然的,一道尖锐的唢呐声自最中央的一条船上传出。

  随后开始演奏迎亲乐曲,吹唢呐的大师傅站在船头,鼓着腮帮子,尖锐的唢呐声,或曲折,或婉转,或高亢,或低吟......xündüxs.ċöm

  上百人的吆喝声和唢呐声交相辉映,刺透薄雾,向四周扩散开去,荡漾在微山湖宽广的水面上。

  不久之后,在薄雾的对面,忽然的也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唢呐声,这是女方前来迎接的船,迎亲船上的唢呐立即停止。

  待女方的唢呐声停止后,迎亲船上的唢呐又吹响了,你来我往,通过唢呐来对话,不得不说,真是难得一见。

  以往迎亲难免会遇到大雾天,特别是在大湖上,会迷路,于是就需要唢呐大师傅吹唢呐,对面女方的人一听到唢呐声,就立刻用唢呐回,引着迎亲队伍前行!

  为什么要用唢呐呢,因为唢呐的声调尖锐,穿透性极强,声音可以传的老远,换做其它乐器则是不行,有的请不起唢呐师傅,就在船头

第二百三十六章、迥然不同的水上仪式[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