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三章、学生的分歧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四十三章、学生的分歧[2/3页]

  民先生想了想道,继续说道:

  “新文化是就像皖之说的,是从老树根上繁衍的一株幼苗,他是全新的,我们不知道他的未来是如何,所以更要小心谨慎,我这么说你明白吧!”

  “文化是棱角分明的,但是传播文化的手段是可以圆滑一些的!”汤皖补充道。

  “对对对!!皖之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手段可以圆滑一些,少一些反对的声音,更加利于新文化的茁壮成长!”孑民先生开怀道。

  “明白了!”仲浦先生拱手作辑道。

  孑民先生主要是想点拨一下,仲浦先生今日的演讲有些过激,见目的已经达到,便辞别道:

  “我还有事,就先回去忙了!”

  ........

  微风徜徉的校园里,众人四散开来,开始准备上课了,汤皖是下午才有的课程,因此可以提前回家吃个午饭再来。

  在往校门口走的路上,远远的瞧见湖边亭子聚集了很多学生,而且还有许多学生在匆匆赶去。

  好奇之下,便提步朝着湖边亭子赶去,想要瞧个明白,是因为何事,才惹得如此多的人观看。

  二月份的天气已经趋暖,外加上今日暖阳当空,又以微风阵阵,宁静致远的湖面颇有一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感觉。

  此情此景,当与诗词歌赋为舞,当以朗朗读书声为乐,当以青春年华为画笔,当以志存高远执笔,画出这一副青春美好图。

  《读书社》的成员听完演讲后,心潮澎湃,社员们互相邀请,前来湖边亭子,讨论刚刚仲浦先生的演讲。

  而湖边亭子现在已经成了北大最为响亮的一个地方,便是因为其为先生们辩论之所,一句“湖边亭子见”,就可以道尽全部事实。

  恰巧,今日的湖边亭子,在《读书社》成员前来之前,已经被旁人所占,这些旁人正是支持旧文化的学生。

  与《读书社》成员的高谈阔论不同,支持旧文化的学生们,则是默默无语,冷眼旁观,心中一时郁结,尤其是听到了《读书社》大谈特谈的三大文学革命主义。

  本就是青春冲动的年纪,于是,双方便发生了口舌,进而演化成一场争执。

  幸好,学生们还算有理智,没有动手,只是言辞比较激烈,情绪有些激动。

  “什么是贵族文学,什么是平民文学?”旧文学支持者吉宏质问道。

  “普通人都能听懂的,则是平民学问;一小部分人才能懂的则是贵族文学!”《文学社》社长余心缓缓答道。

  “难道文言听不懂么?与其说白话诗平民文学,倒不如说是下等文学!”吉宏针锋相对,又嘲讽道:

  “给下等人看的懂的文学便是下等文学!”

  “你胡说!”余光呵斥道,随即说道:“先生说过,文学的意义在于思想的传承,白话文学既是文学,便不存在下等一说。”

  “所以鸳鸯蝴蝶派的情爱小说,不算下等文学?”

  “那也是白话文学尝试的一种方式而已。况且也有《狂人之记》和《无言的战斗》之类的白话文学。”

  “一个疯子的自述,另一本不过是从情爱上升到写实,不过如此!”www.xündüxs.ċöm

  ........

  两边的领头人都在激烈的辩驳,很快就上升到了对两派代表性的人物进行批判。

  “皖之先生,其文学素养不过如此,还是教他的国际关系吧。”有支持旧文学的学生道。

  “文学素养高的凰坎教授,其私德有亏,更是不耻!”有支持新文学的学生道。

  “风流才子配佳人,古来有之,何来的私德有亏?”

  “封建恶习竟被如此歪曲,可见你心智不正!”

  .........

  由此引发了两派学生的口舌之交,并且愈演愈烈,引来了诸多路过学生的注意力。

  这只是新旧文化在校园里的一个

第二百四十三章、学生的分歧[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