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四章、汤皖最怕的事情来了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七十四章、汤皖最怕的事情来了[2/3页]

  日启瑞和梁任公邀自己前来的原因,所以汤皖不着急,继续等着说辞。

  互相行礼后,梁任公坐在了茶桌的一侧,四边留有一侧空位,先是品了一番茶后,梁任公才说道:

  “皖之先生,今日来于此,是因我力荐之缘故,还望勿怪!”

  “是有什么事情么?”汤皖疑问道。

  “古有刘玄德三顾茅庐,不过时间不允许,今日只好劳烦先生来此一趟,是为大计!”梁任公斩钉截铁道。

  汤皖心中没法平静了,自己最害怕的事情来了,当即推脱道:

  “纸上谈兵者,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更何况我不过一教书匠,怎可与孔明相提并论,谢任公抬爱。”

  “哈哈哈.....”任公笑出声来,忽而说道:

  “皖之啊,你不必自谦,我是知道你的,这可敷衍不了我。”

  “我读过先生全部文章,深知先生才学。”启瑞突然发声,然后又拿出一份《京报》,摆到了汤皖面前,道:

  “这篇文章,先生可看过!”

  汤皖接过《京报》,经过菊长那么一出,此时脸不红,心不跳,淡定自如,只瞥了一眼,确定道:

  “看过!”

  “可是先生所著?”启瑞又问道,只是语气平和,听不出有生气的语气来。

  “不是!”汤皖再次答道。

  似乎是预料之中的答案,启瑞毫不意外,又发问:

  “先生对于文章中,所表达观点,也是如此认为?”

  “总体来说,大差不多,细微之处有待商议,不尽全然相信!”汤皖给启瑞留了一点面子,只差没有直接说是了。

  “哈哈,皖之啊,你可是误会启瑞了!”任公接过话来,忙着解释道:

  “皖之对如今的共和,可以什么想法?”

  “呼!”汤皖悄悄吸了一口气,本着不想参与的原则,直接答道:

  “不甚熟悉,也不予置评。”

  “先生对皒国局势预判之精准,以及对欧洲之局势洞察之准确,全国无人能出左右,何以独缺华夏呢?”启瑞适时插话,言语无不敲打之意。

  汤皖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听出启瑞话里的意思,只是实在不想参与其中,硬着头皮,婉拒道:

  “只是闲暇时,粗浅的研究过,不敢出来献丑!”

  “那就是有咯,皖之你不妨说说!”任公在一旁劝解,又说道:“文化大成者,其最终目的乃是为国为民,既以高薪,当为之效力!”

  汤皖实在不明白,任公为什么要把自己拖进这个泥沼,但是眼观启瑞大有不罢休之意,一时难办,踌躇不定。

  “先生尽可言说,一为同乡之情谊,二为国家之社稷。”启瑞再次说道。

  汤皖已然明白,今晚怕是无法善了了,启瑞的态度很明显了,恐怕自己要是再拒绝,等会迎接的便是王霸之气了。

  端起茶杯,轻轻抿上一口,尽是苦味,无奈道:

  “任公不妨起个头,我细细思量!”

  “皖之,你曾游历诸国,遍观欧洲历史,可曾见过独自上班之总里。”任公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戳启瑞的伤疤,反观启瑞似乎并不在意。

  这件事的大概,汤皖倒是知道了,便是启瑞在平津小别野与副总冯国璋达成了复职条件,雄心壮志回首都准备干一番大事情。

  哪知,关键时候,私下向曰本借款一事被知情人士捅出来了,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声讨。

  黎黄陂顺水推舟,趁机撸了启瑞的职位,但是依据《民元约法》,黎总只是个吉祥物,是没有权利直接撸启瑞的职位。

  和后世的五常有一票否决权类似,因此启瑞以自己不同意为由,拒绝接受被撸,这是在《民元约法》的允许的范围之内的。

  但是,此时启瑞的阁子成员为国抿党籍伍廷芳、陈锦涛、程避光,分任外务总长、财政总长、海军总长,竟然齐齐辞职不干了,因此启瑞顿时成了孤家寡人,才有一人上班的尴尬事件。xündüxs.ċöm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纵观同时期全世界,唯有华夏而已,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宋教主给袁老大下套子。

  当年,南北议和,逸仙先生让位,袁老大上台,为了限制袁老大,宋教主苦思冥想一夜,写出了《民元约法》,通篇解释下来的一个重要点便是,实权在总里,老总只是个吉祥物。

  当时,参照的是霉国的老总制,但是霉国的老总被选出后,施政的乃是整个党派的证见,其施政团队都是从党派内提拔的。

  宋教主在这里摆了袁老大一道,搞定了国抿党内部,有惊无险成了国会第一大党,妄图要架空袁老大,成为总里,结果招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遗留的问题就到了启瑞这里,国抿党依旧是国会第一大党,选出的阁子成员自然也就是国抿党成员。

  这就导致了一个奇葩现象,总里制约老总,阁子成员制约总里。

  所以,一出闹剧接着一出闹剧的出,总里实在是被气的够呛,其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傅良佐便出了个馊主意。

  为了能使《对得宣战》议案顺利通过,竟然组织“公民团”把国会包围了,实质上“公民团”的成员不过是小混混,流氓,妓女,乞丐等,大约一千人。

  这彻底惹怒了国会议员,纷纷要求罢免启瑞,这才给了黎黄陂底气,在启瑞拒绝辞职之后,依旧强势无比的撸了启瑞职务,强行重组内阁,启用李经曦,也就是建议张勋调解的那个人。

  这么一番理下来,汤皖还得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说道:ŴŴŴ.23sk.com

  “未曾见过!”

  “所以,皖之以为,此情此景之下,如何行之,才最好!”任公继续问道。

  卧槽,汤皖差点吐

第二百七十四章、汤皖最怕的事情来了[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