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69章 民国之要命的白月光30  快穿攻略之男神别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869章 民国之要命的白月光30[1/3页]

  梅氏育幼堂在鞭炮喧天中正式成立,开门刚一天,门口就多了几个包着简陋襁褓的婴儿。

  程文娘连同一个保嬷嬷,将地上孩子抱起,看着黑黑瘦瘦小小的婴儿,心疼的直落泪。

  被抛弃的基本都是女婴,偶尔有一个男婴,多数也是因为残疾。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女人的命贱,很多女婴刚出生就被溺死,或者因病夭亡。

  侥幸长大五六岁,还没灶台高,就等照顾弟弟妹妹,在家老黄牛似的干活。

  穷人家的孩子,要是没找到合适能给一笔彩礼的人家,会在家干活拖成老姑娘。

  就算嫁了人,也没上保险栓,又是新一轮历险。

  遇到始乱终弃的渣男,容易在熬成黄脸婆时带着孩子被赶出门。遇上稍微讲些情意的,生孩子又是一个大坎儿。

  穷人家的女儿辛苦,富人家的女儿,也不见得十全十美,妻妾子女争风吃醋,可是能闹出人命的。

  太苦的年代,抱有同情心的人也难救济别人。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能传宗接代的男丁,也不见得多金贵。

  穷人总想着多生儿子,多生一个长大后就多个劳动力,被抓壮丁,也不至于膝下一个孩子都没有。xündüxs.ċöm

  愚昧又荒唐的年代,原本该充满热忱和闯劲的民族,被深深的悲哀覆盖。

  梅氏育幼堂开创半个月后,在鹤城赫赫有名。别的育幼堂,收孩子时要求很高,给的不过是一碗稀饭。

  鲜少能有育幼堂,教所有适龄孤儿念书的。

  就连洋人开办的育幼堂,也就教一些聪明伶俐的孩子,学学唱圣经,认识一些粗浅的字而已。

  梅氏育幼堂不仅教孩子识字,还培养那些十几岁的流浪乞儿学手艺,到工厂做工。

  很多养不起孩子的人家,特地从十里八乡赶过来,就为了将孩子丢到育幼堂门口。

  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六七岁了。

  他们打得算盘很好,将记事的孩子丢过来,等到育幼堂将孩子养大,教识字念书懂一门手艺后,再认回去

第1869章 民国之要命的白月光30[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