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36章 诸侯的反应[1/3页]
在听到了董默的言语之后,郑玄的笑容却是十分的平静。
“这既是老夫的愿望,难道就不是冠军侯的愿望了吗?”
在他话音落下之时,董默先是一愣,随即却是含笑没有说话。
纵观华夏之文化,治国的理念最开始是德行,如果所有人的德行高尚,那根本不需要其他的约束,人们就都能够安居乐业。
但是后来发现,人类社会没有办法做到所有人都讲德行,在发现德行讲不通之后,于是便有了礼。
通过礼仪教化来约束百姓,以此达到邻里和睦安居乐业的效果。
但是伴随着礼乐崩坏,就算是如夫子那般的人物,也没有办法再重振礼乐。
于是法家应运而生,通过奖惩来约束人内心的欲望,使人不敢做坏事,以此达到稳固社会的程度。
然而可惜的是,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了统治者剥削大众百姓的一种工具,以至于在华夏历史之上,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名声都不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其最开始出现的本质都是为了改善社会。
但可惜的是,在封建王朝,他们最终都变成了统治者的工具。
不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到底谁更加昌盛,他们在贯穿华夏大半历史的封建社会,最终都算是“失败”者。
在郑玄看来,董默建立长安大学,广授天下百姓以知识,打破世家垄断知识的现状,他所做的事情就如同孔子当年广收门徒一般,乃是为了广行教化,为他接下来的动作打下根基。
而今又推出了养老院,这是从另外一个方向找到了缔造大同盛世的方法。xündüxs.ċöm
哪怕是没有办法做到让天下百姓都品德高尚,但至少可以做到让天下百姓不再有饥荒与孤苦无依。
这样的大同当然不是儒家的大同,但是对于郑玄来说,只要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不像大汉这般出现人吃人的惨状,那他的愿景也算是达成了。
董默搀扶着郑
第336章 诸侯的反应[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