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27章 卢植欲归[1/3页]
垂拱三年十月,在董默沉寂的这三年时间里面,雍州凉州益州并州的改革都先后完成。
最初卢植还不怎么愿意支持并州改革,不是说他要与董默为敌,而是他不愿意将并州的商贾之事交付给世家。
与民生息,鼓励耕种这样的大好事,作为当世大儒的卢植自然是支持的。
然而在经过了两年多的改革之后,他发现原本依靠剥削和欺压百姓为生的世家不知何时竟然换了一副嘴脸。
为了能够获得某地新爵的名额,通过商贸赚取了大量利益的世家开始疯狂的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
修桥铺路,分发粮种,鼓励耕种,开设学堂,赈济灾荒等等,那是一个比一抢得勤快。
各种各样的功德路,千秋桥被这些有钱的豪强世家出资修建而成。
虽然国家的农业税收大量减少,但是地方建设与财政收入反倒是不减反增。
世家豪强虽然依旧掌握着大量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再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粮食,食盐等物,而是一些并不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金银,特权等等。
这些特权中包括有开设厂房,租赁土地,招募工匠,减免税收等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朝廷的收益,但是在将这些东西交给民间的那些商贾世家去操办之后,却是给朝廷省下了不少的麻烦。
个别城市遇到灾荒之时,当地的世家商贾等等第一时间不是囤积粮食大賺一笔血汗钱,而是迅速投资开设工厂,通过手中钱财来招募工人,让工人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卂渎妏敩
工人在获取钱财之后,又可以到官府手中去购买平价粮,以此渡过危机。
如果遇到丰收之年,百姓手中的粮食吃不完,又会有一部分百姓平价将粮食卖给官府,极大地充实了官府粮仓的库存。
整体来说整个新政都呈现一个良性循环,偶尔有一些拖欠劳动报酬,贪墨府库钱粮的官吏与世家大多都被某些不知道从何处冒出来的“热心群众”举报,随即官府迅速立案,在掌
第627章 卢植欲归[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