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1章 刘琦之志  三国:陛下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41章 刘琦之志[1/3页]

  如今荆州安定,百姓富庶,安居乐业,正是刘琦梦寐以求的盛景。

  而他在有了法正之后,依旧数次登门求见诸葛亮,并非是他有多少雄心壮志,而是法正亲口告诉过他:“治军用计,臣不敢言。治政治民,差之千里。”xündüxs.ċöm

  虽然其中不排除贴金与谦虚的情分,但是从法正的话中可以判断出,诸葛亮在治理民生方面很有一套,而这正是百废待兴的荆州所需要的。

  犹自记得的诸葛亮第一次与他见面之时也曾问过他类似的问题。

  他当时的回答是牧守一方,诸葛亮似乎是因此拒绝了他的招揽。

  “明公之志,有孝直足矣。”

  他穷思苦想之后再见诸葛亮之时,带给诸葛亮的答案是匡扶汉室。

  然而这一次诸葛亮却是苦笑摇头,只是招待了他一顿膳食,随后便告辞离去。

  在之后的每一次造访,虽然试图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诸葛亮都没有再出仕他的意思。

  这让刘琦感到十分的苦恼,也一直有在思索志向的这个问题。

  然而当他面对法正的询问之时,他的心底并没有被诸葛亮询问之时那般忐忑。

  “刘琦之志,不过为天子牧守一方,使百姓安居乐业而已。”

  他话音落下之时,法正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随即恭恭敬敬的向着刘琦拱手拜道:“如此,主公不必忧虑,只需一纸奏书,可保荆州安定。”

  刘琦闻言之后面色肃穆,随即恭敬向着法正问道:“请先生赐教…”

  法正没有任何的犹豫,然后直接上前与刘琦道:“主公只需上奏长安,请朝廷敕主公为襄侯,同时请朝廷收回州牧之职,改主公为荆州刺史。”

  刘琦闻言之后面露错愕之色,好半响都没有回过神来。

  随后便听法正继续解释道:“诸公不欲争天下,又何必要参与二帝之争?

  如今长安强,主公向长安天子称臣便是。

  将来若是长安弱,主公就算是不再向长安

第641章 刘琦之志[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