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5章 金钩先生  三国:陛下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35章 金钩先生[1/3页]

  冀州平原郡高唐县有一富庶人家,其子年十五,闻长安有大学,大学之中有大儒郑玄,蔡邕等人教学。

  其子辞别父母,带着盘缠西进求学于长安。

  因为自幼读书的缘故,他在长安之中求学三年之后,便渐有所成。

  因为天赋异禀的缘故,偶尔还在墨科之中学了一些小玩意儿。

  然而随着他学问的增长,他内心的疑惑与不解却是越来越多。

  大汉原有的制度沿袭了四百年,虽然偶有战乱,但是大多数时候天下百姓都是安定的,为什么忠孝公一定要改革吏治,一定要进行变法。

  于是他向着自己的老师求教,而他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游历天下自己亲眼去看。

  于是他从长安至陇西,而后入巴蜀,下荆州,沿途所见之百姓虽偶有贫瘠,但是大多数百姓都能够吃得上饱饭,不用担心明天到来之后是否要饿肚子。

  沿江东进之时,他最喜欢的事情便是一边于江东垂钓,一边捧书细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练就了一手过人的垂钓之术。

  而后他到了江东,这里的百姓便截然不同。

  路边经常会遇到一些面黄肌瘦的乞丐,行进的马车,也经常会被一些饿死之人的尸体拦住去路。

  这个时候他的心底便逐渐的生出了些许的明悟,但他并不相信大汉治下的所有地方都如江东一般。

  而后他在江东见到了欺男霸女的世家子弟,见到了饱受压迫的佃户农夫,到了被明码标价,肆意买卖的奴仆。

  在这一刻,他方才充分的认识到什么是世家之祸。

  当时江东的统治者还是孙策孙伯符,这是一个性情暴烈之人,所以他推脱这是因为江东之主性情残暴,与大汉的政治体系无关。

  然而哪怕是有了如此借口,他的内心也已经动摇了。www.xündüxs.ċöm

  他最终离开了江东,一路北上到了豫州。

  此时豫州刚刚落入刘备的手中,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他同样见证了其中的百

第735章 金钩先生[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