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17章 新的风波  三国:陛下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817章 新的风波[2/3页]

  ,董默就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果。

  富裕的人不大会愿意让别人也跟着他一同富裕,他们在自己富裕之后,往往会想着如何保持自己的富裕,然后争取更多的特权。

  董默也早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这些人既然想要好处,董默也同样想要钱粮,那便暂时再给他们一些好处,尽可能的把这些世家大族给掏空了再说。

  董默传信了自己的夫人吕玲绮,而后吕玲绮以丞相夫人,董家商会女主人的名义召开募捐,邀请大汉所有的商贾,世家,豪门,商会在长安集会,共同商议捐赠钱粮赈济青州灾民。

  丞相夫人相邀,这天下还真没有几个人敢不从命的。

  随后凉州商会,巴蜀商会,并州商会,荆州商会,还有刚刚成立不久的辽东商会,徐州商会都陆陆续续的派人赶赴长安。

  另外还有益州,凉州,荆州,并州的一些世家豪门也不甘人后。

  甚至包括远在徐州的陈家,也派了人千里迢迢的去了长安。

  而就在这些人即将进入长安的时候,却是发现长安四门门口的建筑都已经被拆除,此时正有一群工匠正在打磨四块高大的石碑。

  这些石碑之上隐隐约约已经被刻上了一些字,上面赫然写着:“汉垂拱五年,黄河水患,冀州与青州百姓民不聊生。江山社稷垂危之际,各家商会及世家踊跃捐赠钱粮以资赈济灾民…”

  而在这行字的侧面,则留下了一行行空白位置。

  董默治下的世家与商会对比都并不陌生,相反,他们大多数的世家与商会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的程度,都少不了参加类似的活动。

  一旦他们当地出现了什么干旱之类的灾祸,亦或者是要修桥铺路之类的,他一家如果捐赠的钱粮越多,便会被记上一笔不小的功绩。

  当地不单单会立碑记传,朝廷还会颁发相应的爵位。

  这些爵位有高有低,有终身也有短时间内享有的,但是无一例外都能够享受到某些福利。

  最多的是一些商业税收折扣减免的福利,往往都有三到五年的年限。

  而另外一些爵位甚至可以让他们家族子弟通过科考之后获得更好的职位。

  虽然现如今的科考已经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再也没有了最初之时那般的加分之事。

  但如果能够获得这样的名誉爵位的话,那么他们在通过科考之后,被任命的官吏品级也就要更高一些。

  也许你原本的成绩只能够做主簿,但是有了这些爵位之后就很有可能做个太守。

  蜀中的一些世家豪商们得到的钱财越来越多,在积蓄了他们几代人都花不完的财富之后,他们便开始希望能够拥有更高的地位。

  故而像是类似的捐赠公益活动,蜀中的那些豪商们是最积极的。

  在见到这些石碑的时候便已经猜到了董夫人的用意,但是他们非但没有因此而退缩,反倒是变得越发的亢奋起来。

  从这些碑文的规模来看,这次捐赠了多少银子是绝对可以载入史册的,同样也是一个扬名千古的机会,那就更加不容错过了。

  懂得其中套路的人,纷纷开始算计起了自家的财产数量,一些算不清楚的人还连夜派人回家里清点。

  甚至还有一些没有资金流通的人竟然已经开始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了。

  不得不说,大汉的这些商贾们还是非常的“淳朴”,就算是借钱也要搞慈善,当真是值得后世之人多多学习呀!

  尽管还没有真正说明召集众人的用意,但只是从那些准备工作之中,商贾们便能够提前察觉到董家的意图。

  而此时的董府之中,望着那些成群结队前来拜访,并且给董府送上拜礼的商贾之家,吕安有些疑惑的向着一旁的董乾问道:“大外甥呀,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傻啊?明知道姐姐想要掏空他们的钱袋子,他们还上赶着往长安里跑?”

  董乾狠狠的白了一眼吕安,随后又十分得意的开口说道:“父亲是大汉的丞

第817章 新的风波[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