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6章 辽东之战  三国:陛下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826章 辽东之战[3/3页]

  大量的粮食被商会买走,而后被送到了冀州流民的手中。

  以至于辽东的粮食存储数量不足,如果再继续拖延下去,不出三月便有城池被破的危险。

  公孙康此时已经知道了赵云出兵的消息,原本以为辽东之危很快就能够被平息。

  赵云的骑兵在击败了乌桓之后并没有继续前往襄平,而是直接追击乌桓去了草原。

  这下子可就让公孙康有些看呆了。

  他的心底悄然对赵云生出了些许的怨恨。

  “我那么大一个襄平你不管不顾,现在跑去草原上杀乌桓,难道还怕乌桓人跑了不成?”

  他心里有气,但是却并不敢发作。

  而后又接连不断的向朝廷发了几封求援的书信,得到的答复都是朝廷的援兵已经整装待发。

  事实上李世早就可以出兵援助辽东郡,然而李世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硬生生的拖到了八月秋收之时。

  这时间段正是粮食丰收的时节,董默麾下这样的正规军自然是不会担心地里的粮食,但是五国联军的士兵大多都是由民夫征召而来,他们的心底却是时刻惦念着地里的庄稼。

  此时正是五国士卒人心不稳的,也正好是李世大军出击之时。

  李世可没有帮助辽东守城的想法,他时刻铭记着董默的指示,要么让这五国移风易俗,成为汉民的一部分,要么就绝了这五国的宗庙社稷,让他们彻底成为历史的尘埃。

  “袁先生,我们不能够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如果再拖下去,地里的粮食已经快要脱落了,就算是战胜了公孙,我们的百姓也会被饿死。

  先生,您是袁家的嫡系,身份尊贵。

  不知道您有什么好的主意,我们都愿意听从您的吩咐。”

  眼看着秋收的时间即将到来,三韩之中的马韩王再也按捺不住,他主动的向着袁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而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其他人也纷纷将询问的目光看向袁熙。

  袁熙闻言之后看了一眼高句丽王,见对方微微点点头,满脸鼓励的盯着自己,他最终方才长出了一口气,而后继续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单独去攻城,那便不如将我们麾下的军队分成四部分,分别从四面城墙对襄平发起进攻。

  如果谁能够攻破城池进入城中,最先占领太守府的人,便是辽东郡的主人,如何?”卂渎妏敩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迟疑的神色。

  随后便听到袁熙继续蛊惑道:“这一战牺牲在所难免,但是你们麾下儿郎的牺牲不会白费。

  辽东有四十万户,襄平城中至少也有十万户,只要攻破了襄平,俘虏汉民都可以补充你们战损的将士。

  何况城中还有那么多的妇女,她们完全可以为你们生儿育女,不出二十年的时间,各国的人口数量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自从被赶出了辽东,又与高句丽王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之后,袁熙的性情早已经大变,早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袁家次子。

  袁绍曾经对他的教导都被抛之脑后,他的心底早已经没有了对大汉的归属感。

  此时此刻,在提起将汉人充当奴隶的时候,他丝毫也没有惭愧的意思。

  而在听到了他的建议之后,五国的君王都有些意动,最后高句丽王率先站出来力挺袁熙道:“袁先生说的没错,辽东十分的富庶,单单是襄平一城之地,便可以比拟我整个高句丽。

  如果诸位害怕汉人的报复,不愿意出兵,现在便可以退回本国。

  不过本王从辽东缴获的所有战利品,都不会再与诸位分享。”

  五国联军共有十五万,高句丽的军队便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在场诸王之中,高句丽王的地位最高。

  所以有了他开口发话之后,扶余王便急忙开口说道:“本王怎么会害怕汉人,本王愿意出兵攻打东门。”

  扶余王实际上是公孙度扶持的傀儡,但是在公孙康继位之后,他的心底便已经生出了不臣之心。

第826章 辽东之战[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