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千四百三十七章 两栖作战[2/3页]
的河流,小溪,按蛟龙军的说法,那是朋友。作战之时,很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绝大助力,有时甚至不下与援军。
现在还在夏末,以蛟龙军在大河和海中锻炼出来的水性,寻常的河流根本难不倒他们,哪怕负重数十斤,也不会影响。
不过周必率军穿越重重水网,躲避敌军的监视,靠的,可不只是精熟的水性。恰恰相反,不到必要之时,他是不会用的。
那靠什么呢?看看蛟龙军士卒扛着的黑色皮筏,你就清楚了。将军说过,有了它的存在,蛟龙军才真正的拥有,两栖作战之能。
皮筏,在凉州之战,已经运用在蛟龙军中。它的出现,对蛟龙在大河的驰骋,格外有效,装备军中之后,深得士卒喜爱。
有了它,在登陆之时,你就很少会受,礁石的威胁。除非是极为尖利的那一种,不过长流水流冲刷,前者概率并不大。xündüxs.ċöm
而在来自安南的“橡胶”被器物阁精研,用于军中之后,皮筏的优势,更加明显。密闭的内层之外,再多了一层密闭。
如此一来,就算外层被尖利的礁石割破,也能保证不会沉没。
装备的作用,总是要通过实战来检验的,广陵之战,又为蛟龙军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数据。皮筏运用在登陆战,效果更佳。
相比木船,他的弹性更好,质量更轻,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不到百斤,两名士卒可以负担。
到了要运用之时,只需将之平铺展开在地上,找到气嘴,用专用的鼓风机,三人合力鼓气,盏茶功夫,便可以充满。
一艘充满的皮筏,可以同时装载五名士卒。周必率领的这一路,有三千精锐,携带三十余艘皮筏,足以应对各种水网。
有了皮筏的出现,大受蛟龙军上下欢饮,士卒之中,随之又多出一个专业兵种。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将同袍送过河流。
相比于泅渡,它还能更好的保存士卒的体力,且宽阔一些的河流,运用皮筏的速度,并不比泅渡慢上多少,还在不断改良。
不比泅渡慢太多,绝不是皮筏的速度慢,而是蛟龙军士卒在水中的速度实在太快。叶欢试过,都赶上你在陆上小跑了。
汾水,是唐河的支流,很多小溪小河,在此汇聚。汛期水深能达到六至八丈,这要是换了别的主力军,多数要搭建浮桥。
但周必显然没有这个麻烦,在士卒娴熟的操作之下,三千人的蛟龙军渡过汾水,仅仅用了小半个时辰,说快如游鱼不过分。
周必常言,论急行军或是长途行军的能力,蛟龙一军和陷阵一军之间还有差距。但要在其中加上几条河流,那就未必了。
他比的,是蛟龙军,一般这个时候,敌军的那些强军都很少会登场。因为几乎所有最强的兵种,全在定边,比就比最强的。
十二队小队分散,搜索敌军隐藏在各处的斥候,周必率军,利用密集水网地带的掩护,加速行军。敌军很快,失去他们的踪迹。
行军要快,要在稳定的,保持战力的基础上,做到最快,因为无数次说过,时间,作为决定战局成败的因素,
第三千四百三十七章 两栖作战[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