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千四百八十一章 讯息网络  三国之凤舞九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千四百八十一章 讯息网络[3/3页]

  就以距离拓领八十里的这处密营为例,山间的某处田地,是可以种植稻米的,且产量相当不错,反过来,亦可相助与农业。

  养殖业和建造业就更不用多说了,前者可以为守护密营的人,提供更多的营养价值,甚或还有情绪价值,让其不再孤单。m.xündüxs.ċöm

  如此细节,叶欢能想到,苟图昌就能更合理的做到。在习惯了将军天马行空的思路之后,也会开启自己的视野。

  后者则能让他们更好的规避,山中那些猛兽,很多时候,陷阱之中,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让密营更安全的发展下去。

  正是有了上述的种种手段,才能让情报机构的密营,星罗棋布。在为军队提供准确军情的同时,对生产也有所促进。

  当然,密营的存在,主要还是为军事所用的,他的设置,也必须与战略要地息息相关。设置密营,也要有前置的严格程序。

  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身为战将,能看得清楚。但却未必能看清全貌,很多时候,苟图昌眼中的要点,敌军未必能知。

  差异就在理念上,还有传讯手法与工具。最简单的例子,似拓领八十里外的那处密营,曹军就很难建设,生存都是问题。

  指挥大兵团作战,需要主帅的前瞻性,与大将而言亦是一般。站在情报机构的角度,会更为重要,他们的工作,必须先置。

  王允和董承当年的谋划,就得到了苟图昌很多的暗中相助,那是因为,早在先帝在位之时,前者对西都的布局就展开了。

  不过在首领面前,微尘清风大河暗影之士,一般都不敢提起西都。因为那是苟图昌心中之痛,居然没有发现董卓的假死。

  当年消息传来,他是真的向叶欢“负荆请罪”的。叶大将军对之多是抚慰,他也了解自己的情报首领,自律,要求极严。

  身为蛟龙一军的统领,眼下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周必知道,在自己身边两百里范围之内,至少有微尘清风的三处密营。

  他在唐河与许褚关羽作战的消息,会在两个时辰之内,被送到密营之中,由此中转,再传往各地,将军得知会在两天左右。

  再精确一点的时间,他不用知道,想要了解,张嘴问就可以。麾下的情报主官,会比他更为了解,解答将军的一切问题。

  算上拓领之外八十里处的密营,两百里范围之内,真正准确的数字,是五个。嗯,也许还不是真正准确,那只是他知道的。

  最快的一处,从收到消息,到将之转发至荆州的长公子手上,保守估计,需要十三个时辰,间中,至少还有两次转发。

  直线距离四百多里,十三个时辰,听上去,是不是也并非太快?如果听见这个结果的,是曹军将领,定然会惊讶无比。

  目下,大概也唯有在定边军的情报机构之中,会出现“直线距离”这个概念,真正的路程,则最少要翻上一倍。

  当年的河南之行救出郑玄,你要问叶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后续的所有都算不上,真正的所得,就是班明。

  有了他,才有了后来信鸽的大规模养殖,五年之后,定边军终于可以真正的飞鸽传书了。但此一点,价值便难以估量。

  那还只是第一步,随后,苟图昌麾下的情报机构,在不断精进飞鸽传书稳定性的同时,就在打造理想之中的情报网络了。

  练习、布点、实验、练习、布点、实验,这个过程在不断的往复。定边军南征北战,屡遇强敌,情报机构也没有半点停歇。

  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和巨大的付出,才有了如今定边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军情体系,令得所有军官,都心中有底。

第三千四百八十一章 讯息网络[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