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76章 诸葛亮的发现[2/3页]
以回乡祭祖的名义前往琅琊,刻意的回避张飞。
跟随在他身边的黄月英想不明白,但是黄承彦又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
于是就在马车之上,黄承彦有些好奇地询问诸葛亮道:“孔明既有心投奔刘使君,为何又不肯借助这个契机与刘使君搭上联系呢?”
诸葛亮闻言之后微微一笑,随即向着一旁的黄承彦开口说道:“弟子今年不过十八岁,学业尚未完成,又如何能够为刘使君效力呢?
况且,使君虽然对弟子有一饭之恩,在徐州也颇有贤名,但是弟子可还没有考校他的真才实学。
若他也只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岂不是要让弟子悔恨终身?”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便又继续低头在马车上读书。
黄承彦见状之后含笑摸着胡须,他知道诸葛亮一定还有什么别的原因,但是诸葛亮既然不愿意开口说明,他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去问。
时间过得很快,当诸葛亮来到琅琊之时,恰好便是昭宁九年的新年。
诸葛亮回到诸葛家祭祖,因为有黄承彦这位名士同行的缘故,诸葛亮在诸葛家也颇受礼遇。
祭祖之后诸葛亮便又在琅琊游历了一番,发现琅琊在经历了一次灾难之后,如今竟然也恢复了不少的生机。
郡县之中的百姓脸上大多都挂着笑容,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和睦,见到游历的诸葛亮之时,这些百姓还会十分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家中喝水吃饭什么的。
在与他们的沟通之中,诸葛亮得知在战争之后陶谦从其他地方迁移了一些流民过来,原本只是供给了他们一些耕地与粮食,随后就不管不顾。
他们之所以能够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还是在刘备成为徐州刺史之后。
每隔一段时间使君便会安排将军前来巡视州郡,对于吃不上饭的贫苦百姓,还会无偿的送上一些粮食,以此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卂渎妏敩
琅琊的百姓大多对刘备感激涕淋,但是诸葛亮却从其中听出了诸多不妥。
刘
第376章 诸葛亮的发现[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