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0章 敢问主公之志  三国:陛下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40章 敢问主公之志[3/3页]

  一颤,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沮丧的神色。

  而就在这个时候,法正突然间满脸严肃的问道:“自追随主公以来,臣从未问过主公的志向。

  今日斗胆,敢问主公之志?”

  原本有些沮丧的刘琦愣了一下,而后面色缓和了几分,随即细细思索起来。

  在接替自己的父亲成为荆州之主后,他最开始也只是为了能够抵挡孙坚的侵略。

  但是当他挡住了孙坚的进攻之后不久,法正为他谋得了益州。

  那个时候的他想着自己能够坐拥两州之地,权势更大了许多,心底窃喜的同时,又生出了要雄霸一方的想法。

  那个时候的他还不到二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之后他遭遇到了董默的毒打,丢了益州不说,并且还丢得十分狼狈。

  他并不怨恨董默,相反还越发敬畏对方。

  如果董默当初一定要砍了自己的头,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又能够给董默造成多大的威胁呢?

  与其说他是与董默做了一个交易,不如说是董默饶了他一条小命。

  随后这么多年他坐镇荆州,又再一次面临孙坚的威胁,数次危机存亡,他亲眼瞧见无数将士流血牺牲,也亲眼瞧见无数百姓饿死街头。

  那个时候他的手中实际上是有粮食的,但是粮食并不多,且荆州时刻面临着孙坚与孙策的威胁。

  故而刘琦并没有选择发粮食赈济百姓,而是咬紧牙关强撑,硬生生的耗到了转机。

  诸葛亮向他谏言变法之时,法正实际上已经与他说起过今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但是他却并没有回绝诸葛亮,而是一力促成了荆州变法。

  变法成功之后,荆州百姓的生活逐渐变得富庶起来,已经很少再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了。

  并且荆州也有了足够的财力,完全可以武装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荆州。

  孙策数次铩羽而归,在他归还孙坚尸身之后,已经有四个月的时间,没有再骚扰荆州了。

第640章 敢问主公之志[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