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833章 董默的家书[3/3页]
,还没有彻底的稳定幽州的局势。
他知道自己必须得稳扎稳打,再加上董默也给出了任命公孙恭为辽东太守的命令,所以他在众人面前安慰了公孙恭之后,随即便直接任命他为辽东太守。
并且他还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会调遣一支军队坐镇辽东,同时帮助他平定乐浪的判断。
公孙恭闻言之后当即大喜,一边李世表示感激,一边当着众人的面夸耀董丞相贤明仁德。
反正是说了一大堆的好话,最终双方之间达成默契。
而在干完了这一切之后,李世便开始分批的遣还他麾下的益州兵,只留下了一些军中骨干。
同时他又在幽州当地招募新兵,准备训练出一支能够适应北方气候的军队。
实际上如果是往年的话,或许益州兵也能够勉强在幽州驻扎。
但是这两年的天气越发寒冷,草原上四处游牧民族的赵云更是在草原之中看到了一片荒芜之景。
李世在训练当地的一些士兵之时,便逐渐的从这些士兵的口中得知了气候变冷粮食减产的消息。
他急忙将这消息传递到了董默的手中,而与这些消息一并传来的还有来自曹操与刘备甚至是刘琦的求援。
已经到了四月,天气尚且没有完全恢复到往年春天的温度。
如果再继续种植粮食,恐怕今年必定会是一个大荒年。
倒不是说地里的庄稼会种不出来,而是说今年的收成都将大幅度的减产。
所以,曹操麾下的荀彧与刘备麾下的诸葛亮分别谏言曹操与刘备,希望他们说服董默暂停修建运河的计划,腾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来应对今年的荒年。
董默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脸上当即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自从刘备与曹操同自己讲和之后,虽然表面上已经重新归附于朝廷,但是却很少与自己有过往来。
基本上双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涉,就算是这两方都在推行新政,实际上也只是他们自己关起门来推自己的。
到底推行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成果,将注意力集中在青州的董默实际上都不怎么清楚。
现如今双方主动的向董默求助,也就代表着他们认可了朝廷的统治地位。
否则以这两位的骄傲,又怎么会拉得下脸面来向他们的“对手”求援。
天气寒冷确实是对华夏原本的一些固有农作物产生影响,比如说是麦,稻等等农作物,生长的温度都不能太低。
一旦在这个时候种下,产量自然会变低。
董默并不是农家子弟,但前世的他也对气候影响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认识。
所以他非常清楚气候持续变冷对于大汉现有生存环境的影响,非常能够理解刘备和曹操等人的担忧。
然而乔瑞刚刚从海外带回来的马铃薯却是一种喜欢在阴凉环境之中生长的农作物。卂渎妏敩
并且在经过了一年的培育之后,长安大学的农科之中已经梳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方法。
虽然这套种植的方案并不完善,但是根据现如今的气候情况,董默觉得的马铃薯就是拯救大汉的神器。
此时凉州,益州,关中都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种植起了马铃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也正在推广阶段。
但是按照马铃薯的产量,只是现如今种下的这些马铃薯便已经足够养活天下七成以上的百姓。
另外还有益州南部的一些水稻等农作物,也可以给予荆州,豫州等地的百姓食用。
对于董默来说,唯一麻烦的是运输到兖州与豫州的腹地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而不是没有粮食可以供百姓食用。
思虑再三之后,董默从长安招来了几名农家子弟,让他们分别带着马铃薯的种子去找曹操和刘备,让他们在兖州豫州徐州等地推广马铃薯,同时观察气候,选出最适合种植的时间。
然后他又分别书信求援的几位诸侯,向他们保证自己手中尚且有充足的粮食,但是自己这些粮食并不能够白给他们,需要他们各自为大运河出力。
第833章 董默的家书[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